装饰器Decorator使用

布啦豆 99420

在前面的文章中知道一点,变量可以指向函数,所以变量也可以调用函数

其实装饰器的概念,就是在执行函数外面,再套一个修饰函数,用于检查某些项是否符合。

修饰符适用于以下场景:

  • 在用户执行某操作,操作函数一般会加上一个修饰符,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有资格执行【检查条件】
  • 代码中,对一个你不想改动的函数,记录函数的执行时间,可以用装饰器来搞定【记录日志】

下面来举个栗子看下装饰器的使用方法:

def log(func):
    def wrapper(*args, **kw):
        print('call %s():'% func.__name__)
        return func(*args, **kw)
    return wrapper

@log
def exec_d():
    print("exec_d")

然后执行exec_d(),得到如下结果

call exec_d():
exec_d

注意观察下运行结果,第一行是call exec_d():,这行的打印是在log函数中执行的;第二行exec_d是在exec_d函数中打印的

介绍下装饰器的工作原理:

  • @log这一行代码,会被解释器翻译成log()
  • log()的括号内是放着后面行的调用函数,在这里即def exec_d():,所以最终解释成log(exec_d)

通过变量是可以执行函数的,所以log先执行,然后在执行exec_d函数

那如果是多个修饰符是怎么样的执行顺序呢?试一下看看....

def log1(func):
    def wrapper(*args, **kw):
        print('call %s():'% func.__name__)
        return func(*args, **kw)
    return wrapper

def log2(func):
    def wrapper(*args, **kw):
        print('call %s():'% func.__name__)
        return func(*args, **kw)
    return wrapper

@log1
@log2
def exec_d():
    print("exec_d")

exec_d()

运行结果:

call wrapper():
call exec_d():
exec_d

运行结果这里很不妙的出现了wrapper,因为多重装饰器的执行顺序是log1(log2(exec_d)),log2作为一个函数,返回的是wrapper函数,而不是exec_d函数,这是装饰器的一个坑

不过可以通过导入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,利用wraps返回func即可

多重装饰器

版权声明:允许转载,转载请注明出处 —— 《Python3教程》: 装饰器Decorator使用

Copyright @2016-2021 | 赣ICP备16003025号-1 | 公安备案号:36062202000048 |